编者按: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科创板沿着全面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线发展,各项改革蹄疾步稳,成效初显。尤其是证监会“科创板八条”发布一年以来,配套政策相继落地。暖风频吹下,科创板这块改革“试验田”精耕细作配资官网大全,引导资金活水精准浇灌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制度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适配性、精准性持续增强,典型案例不断落地,为A股市场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注入一股硬核力量,也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央广财经推出系列报道,全方位洞察一年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成效,共话资本市场深化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的路径。
央广网北京6月14日消息(记者 牛谷月)新股发行定价历来是市场博弈的关键环节。
2024年6月19日,“科创板八条”提出要开展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以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为试点,对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限更长的网下投资机构提高配售比例。科创板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的尝试就此展开,配套政策相继落地。
多位专家在接受央广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机制优化促进投资者权责利更加匹配,有助于为科技企业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最高报价剔除机制是新股发行定价过程中避免极端高报价干扰发行秩序、促进网下投资者理性报价的一项重要安排。针对“科创板八条”提出的“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在科创板试点调整适用新股定价高价剔除比例”,上交所在当日火速跟进,明确在科创板试点统一执行3%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
此前,最高报价剔除部分为所有网下投资者拟申购总量的1%-3%,实践中一般选择按照1%的剔除比例执行。为进一步加大网下报价约束,科创板将最高报价剔除比例明确为3%。
如今,“3%高剔比例”举措落地满一年,新股定价秩序显著优化。央广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已有龙图光罩等15单适用“3%高剔比例”,整体报价审慎合理。市场数据显示,新股报价约束增强、极端高价行为有所缓解。
“自政策落地以来,科创板新股首发PE估值较实施前一年(2023年6月-2024年5月)降低4.46%,相对可比公司折溢价率下降13.32pct。”申万宏源研究新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彭文玉对央广财经表示:“这一调整有效抑制了非理性报价,促使投资者综合企业基本面、行业前景等因素审慎定价。政策的成功实践也为其他板块提供了范本,创业板目前也已逐步引入3%高剔比例,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整体提升。”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在接受央广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3%高剔比例”举措有效约束了网下投资者的报价行为,减少了报高价的冲动,有助于形成合理的新股发行价格,也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促使投资者更加注重企业的基本面和内在价值,“同时提升市场效率,减少极端高价行为对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使金融资源能够更有效地流向优质科创企业。”
此外,科创板完善新股市值配售安排,推动投资者权责利更加统一。2024年8月,上交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布修订后的《上海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发行实施细则》,明确科创板新股网下认购增加“须持有600万元科创板市值”要求。截至目前,已有拉普拉斯等12单适用,股票发行总体平稳。
在未盈利企业新股发行网下配售与锁定安排方面,科创板也持续优化,引导培育“耐心资本”。2025年初,证监会发布《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新规,2025年3月,上交所修订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明确科创板未盈利企业可以采用约定限售方式,公募基金等8类配售对象可以自主申购不同限售档位的证券,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限更长的网下投资者配售比例相应更高,推动对未盈利企业的投资逻辑从“短期盈利”转向“长期价值”。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发行承销改革深化、试点3%高价剔除比例、网下配售要求持有600万元市值等政策相继落地,有利于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提升定价效率。
“科创板发行承销新规,为市场其他板块提供了优化发行承销制度的经验配资官网大全,可以推动形成基于新股的中长期价值来问价值、询报价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吸引长期资金参与。”刘春生称。
汇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