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信号预示: 俄乌大决战即将开始!炒股配资门户推荐网
可美国官员却把矛头对准了中印等国,并说中印好日子要结束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编辑:CY
俄乌冲突,朝鲜要军援?
说起这次朝鲜军援,数字确实够吓人的。1200万发152毫米炮弹,韩国国家情报院的数据显示,这些"钢铁雨"已经悄悄运抵俄罗斯境内。
普京这次是真的憋了一肚子火,准备来个一锤定音。德国《图片报》爆料说,俄军总参谋部的夏季总攻计划已经摆在普京案头,目标直指从哈尔科夫到赫尔松的1000公里战线。
展开剩余90%金正恩这份大礼送得够狠,直接把战场天平给掰过来了。传言说朝鲜还可能派遣3万士兵支援,虽然这个数字还没实锤,但7月12日拉夫罗夫访朝时,金正恩那句"无条件支持"可是说得够硬气。
这些炮弹要是一起开火,估计整个欧洲都得跟着抖三抖。泽连斯基7月13日刚通报,过去一周俄军扔了1200多枚导弹和2000架无人机,基辅和好多城市都被炸得够呛。
更要命的是,俄军现在不光有弹药,连战术推进都开始提速。顿涅茨克地区的卡尔·马克思村和尼古拉耶夫卡村已经被拿下,军事专家指出,俄军具备完全控制顿涅茨克南部边界的能力。
库皮扬斯克那边,俄军已经切断乌军补给线,除了西南方向,几乎没路走。塞维尔斯克,俄军冲到东北郊,和乌军在居民区对拼,这架势摆明了要把第聂伯罗州当主战场。
俄外长拉夫罗夫那句话说得挺玩味:"我们感谢朝鲜人民军为收复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所作出的贡献。"这话听着,朝鲜可能早就不只是提供弹药那么简单了,实质性参与战场行动的红线正在被悄然突破。
美国大分裂:到底是救乌克兰,还是整中国?
面对俄军这波操作,美国这边可就热闹了。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跳出来喊话,直指中国、印度和巴西这些从俄罗斯买油的国家,说要征收高达500%的惩罚性关税。
这法案已经获得84位参议员联署支持,势头挺猛的。特朗普本人也表态支持,说"是时候推进法案了"。可问题是,美国这是典型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法挺美,现实挺骨感。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内部现在严重分裂。一边是格雷厄姆这帮鹰派,嚷着要全力支持乌克兰;另一边是以副防长科尔比为代表的现实派,公开说乌克兰和中国相比,中方才是美国最大的对手。
科尔比这话说得够直白:美国根本没能力同时在中东、欧洲、亚洲三个战线作战,所以为了盯住中方这个最大的敌人,必要时候放弃乌克兰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格雷厄姆嘴上跑火车惯了,可真要动手,还得看钱包够不够鼓。美国最近跟中国进行第三轮关税谈判,稀土和芯片领域还得互相需要呢。特朗普政府也在试图稳住与印度的"印太战略"合作。
为了帮助特朗普下定决心,美国军方在太平洋地区可是大动作不断。一方面纠集19国,数百架战机要展开大规模军演;另一方面科尔比等人也开始逼迫日澳等国表态站队,要求其一起对付中方。
7月11日,美日韩三国在济州岛南部举行联合空中军演,美军首次出动B-52战略轰炸机参与演习。这架能携带核弹头的轰炸平台出现在朝鲜半岛,传递的战略震慑信号够强烈的。
可问题是,摊子铺这么大,迟早要出事。美国想用制裁将战争成本转嫁给他国,中印成了被迫卷入的局外人,但经济相互依赖的现实摆在那里,真要撕破脸,谁都没好果子吃。
中印躺枪记:凭什么给别人的战争买单?
最让人无语的是,真正打仗的在欧洲,挨整的却在亚洲。中印这是典型的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中国坚持不向冲突双方提供武器,始终倡导和平谈判。印度则坚持能源自主,未加入任何阵营。买个油还要被扣上"支持战争"的帽子,这逻辑也是够了。
说到买俄油,印度5月份几乎每天从俄罗斯买210万桶原油,占总进口量的40%,而且还是打折价,几乎是市场价的七折。让印度放弃俄油去买美油?那成本直接飙一倍,莫迪怎么跟国内交代?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想制裁中国,结果自己的军工企业先断货了。中国今年4月开始收紧稀土出口,尤其是重稀土,搞得美国军工企业和汽车巨头直接断货。
到了7月初,美国不得不低头,恢复对华EDA软件和航空设备的出口许可,换取中国放松稀土出口。这就说明,美国嘴上硬,心里虚,你要真对中国下500%关税,那稀土一断,美军连无人机都造不出来。
这就是传说中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且美国还得顾及印太战略,不能真把印度逼急了。格雷厄姆虽然话说得狠,但真要动手,美国自己也得三思。
中国外长王毅7月11日在吉隆坡会见美国务卿鲁比奥时,话说得很清楚:"要客观、理性、务实地看待中国。"而且,中国现在也没打算选边站,该合作合作,但底线不让。
印度也一样,嘴上说中立,实则两边都不想得罪。可真要选边,莫迪更怕国内经济出问题。一旦美方制裁成真,印度能源价格飙升,民众抗议,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美国这边一边援乌,一边还想压中印,想一箭三雕,但问题是,这三箭,哪一箭都不好射。援乌太猛,反而逼俄军加速总攻;制裁中印,可能反被稀土卡脖子。
终极博弈:谁将笑到最后?
这场仗打到现在,已经不是谁输谁赢的问题了。俄罗斯要是真在夏天发动大进攻,靠着朝鲜的炮弹,可能还真有点胜算。
顿巴斯那边一直是主战场,俄军要是能突破,普京就能拿个大胜利回去,国内支持率还能再涨一涨。但打仗这事儿不好说,乌克兰现在有西方撑腰,防御工事也修得挺扎实,俄军要是撞墙上,可能会陷入拉锯战。
普京这两年靠强硬路线撑着,经济被制裁得够呛,但靠卖油和军火合作还活着。要是打输了,国内压力就大了,国际上也更孤立。他现在是赌一把,赢了是大赢家,输了就麻烦了。
乌克兰这边全看西方援助到位多少。泽连斯基现在是拼了命守,要是能顶住俄罗斯这次进攻,他地位就更稳了。但要是丢了大片地盘,国内可能有人会问,他这仗到底打得值不值。
西方现在是铁了心支持,武器一批批送过去,但能不能赶上俄罗斯的节奏还不好说。欧盟那边打算整一个1000亿欧元专项基金,列入2028年生效的七年预算里。
特朗普说"我们会送出导弹,但不会让美国纳税人出一分钱。"这批爱国者防空系统的全部费用,将由欧盟买单。美方未来的军援将逐步商品化、商业化,援助的对象是乌克兰,收益的对象却是美国军工复合体。
真正的较量在于谁能在变局中把握主动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想逆流而上的都会被碾压。中国的战略定力与智慧选择,在这场博弈中显得格外重要。
格雷厄姆喊得欢,但美国真干不干得成制裁还得看特朗普咋定。对中印加关税听着吓人,但实际操作难度不小。中国和印度都不是小国,经济反击也能让美国头疼。
这场战争始发于北约扩张,和中国没有关系。美国别再往咱们头上扣锅了!合作共赢总比零和博弈强,这个道理,明眼人都懂。
结语
这场看似遥远的冲突,其实正在重新定义每个国家的战略选择和发展空间。
无论俄乌战场如何变化,大国博弈的复杂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面对这样的国际变局,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欢迎留言讨论。
发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汇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